秋堂夕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
啼儿屡哑咽,勌僮时寝兴。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丘道安可胜。
蜉蝣不信鹤,蜩鴳肯窥鹏。
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汨其泥,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互:交替,相互影响。
- 金火:指金属和火焰,这里比喻冷热交替的季节。
- 郁:积聚,压抑。
- 相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交构:交织,交错。
- 蒸腾:水汽上升。
- 凡气:指世俗的气息。
- 澄:清澈,明净。
- 旷无朋:空旷无人相伴。
- 倏闪:迅速闪烁。
- 蟏蛸(xiāo shāo):一种小蜘蛛。
- 哑咽:哭泣声嘶哑。
- 勌僮:疲倦的仆人。
- 膺:胸。
- 获麟章:指《春秋》中记载的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的故事,这里指深奥的文学作品。
- 丘道: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因其字子丘,故称。
- 蜉蝣(fú yóu):一种生命极短的昆虫。
- 蜩鴳(tiáo yàn):蝉和鹌鹑,比喻见识短浅。
- 鹏:传说中的大鸟,比喻志向远大。
- 不偶:不幸,不顺利。
- 没世:终身,一生。
- 揭:揭露,显示。
- 汨其泥:比喻混迹于世俗之中。
- 点青蝇: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
- 佯狂:假装疯狂。
- 孙登:三国时期魏国的隐士,以佯狂避世著称。
翻译
秋天,冷热交替,金属与火焰般的气候相互作用。云雷交织,川泽水汽蒸腾。清风一旦吹起,白露便凝结成霜。草木间的世俗气息尽消,天地开始变得清澈明净。在这样的秋夜,我孤独地坐在堂中,无人相伴。帘外的雨声萧条,案前的灯光忽明忽暗。床席上堆满了书卷,小蜘蛛在空中悬挂又升起。哭泣的孩子声音嘶哑,疲倦的仆人时而起身。我翻阅书籍直至夜深,吟咏诗歌以舒缓心中的烦闷。我沉思着《春秋》中的获麟故事,久久不能自已。尧舜的时代已经远去,子路的道义又怎能胜任。蜉蝣不信鹤的长寿,蝉和鹌鹑又怎能理解鹏的远大。当年我已是不幸,一生又何必再提。为何要揭露所见所闻,引发爱憎之情。何必混迹于世俗之中,难道不是应该清如冰吗?不是白也不是黑,谁能注意到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世上若能无忧无虑,假装疯狂也不是真正的宏大。我无言以对,只能笑对孙登的佯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孤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金火”、“云雷”、“川泽”等,来象征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感受。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过去不幸的回忆,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结尾处对孙登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稹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