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节鞭

· 元稹
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骐骥。 紧綛野节鞭,本用鞭赑屃。 使君鞭甚长,使君马亦利。 司马并马行,司马马憔悴。 短鞭不可施,疾步无由致。 使君驻马言,愿以长鞭遗。 此遗不寻常,此鞭不容易。 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 青蛇坼生石,不刺山阿地。 乌龟旋眼斑,不染红头泪。 长看雷雨痕,未忍驽骀试。 持用换所持,无令等闲弃。 答云君何奇,赠我君所贵。 我用亦不凡,终身保明义。 誓以鞭奸顽,不以鞭蹇踬。 指撝狡兔踪,决挞怪龙睡。 借令寸寸折,节节不虚坠。 因作换鞭诗,诗成谓同志。 而我得闻之,笑君年少意。 安用换长鞭,鞭长亦奚为。 我有鞭尺馀,泥抛风雨渍。 不拟闲赠行,唯将烂誇醉。 春来信马头,款缓花前辔。 愿我迟似挛,饶君疾如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鞭:比喻至高无上的权力或力量。
  • 玉鞭:比喻高贵的马鞭。
  • 骐骥:古代良马的名称。
  • 紧綛:紧绷。
  • 野节鞭:野生的节鞭,比喻不寻常的鞭子。
  • 赑屃: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力大无穷的神兽。
  • 司马:古代官职,这里指官员。
  • 憔悴:形容马匹疲惫不堪。
  • 驽骀:劣马。
  • 指撝:指挥。
  • 狡兔:狡猾的兔子,比喻奸诈的人。
  • 决挞:猛烈地鞭打。
  • 怪龙:比喻难以制服的敌人。
  • 借令:即使。
  • 寸寸折:每一寸都折断,形容极其坚固。
  • 节节不虚坠:每一节都不空虚,形容鞭子的每一部分都有用。
  • 指撝:指挥。
  • 狡兔:狡猾的兔子,比喻奸诈的人。
  • 决挞:猛烈地鞭打。
  • 怪龙:比喻难以制服的敌人。
  • 借令:即使。
  • 寸寸折:每一寸都折断,形容极其坚固。
  • 节节不虚坠:每一节都不空虚,形容鞭子的每一部分都有用。
  • :卷曲,这里指缓慢。
  • :比喻快速。

翻译

神鞭挥动宇宙,玉鞭驾驭良马。 紧绷的野节鞭,本用来鞭策力大无穷的神兽。 使君的鞭子很长,使君的马也很强健。 司马与马同行,司马的马却显得疲惫。 短鞭无法施展,快步也无法实现。 使君停马说话,愿意留下长鞭。 这份礼物不寻常,这条鞭子也不容易得到。 它坚硬如金,没有缠绕,光滑如玉,没有尘埃。 青蛇在石头上生出,不会刺伤山地的地面。 乌龟的眼睛斑斓,不会染上红头的泪水。 长时间观看雷雨的痕迹,不忍心用劣马尝试。 用它来换取我所持有的,不要让它轻易被抛弃。 回答说你有什么奇特,赠给我你所珍视的。 我用它也不平凡,终身保持光明正义。 誓言用它鞭策奸诈顽固,不用它鞭策困难和挫折。 指挥狡猾的兔子踪迹,猛烈鞭打怪龙的睡眠。 即使每一寸都折断,每一节都不空虚。 因此写下换鞭的诗,诗成后告诉志同道合的人。 而我得知后,笑你年少轻狂。 何必要换长鞭,鞭长又有何用。 我有尺余的鞭子,泥土和风雨的痕迹。 不打算闲赠行,只将它用来夸耀醉意。 春天来临时,信马由缰,缓慢地在花前放松缰绳。 愿我缓慢如卷曲,饶你快速如翅膀。

赏析

这首诗通过鞭子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权力、责任和正义的深刻思考。诗中,“神鞭”与“玉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高贵的地位,而“野节鞭”则是一种不寻常的、有力的工具,用来鞭策和激励。诗人通过对比不同鞭子的用途和效果,表达了自己对于如何使用权力的看法,即应该用来鞭策奸诈和顽固,而不是用来对付困难和挫折。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态度,与前文的权力象征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