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捲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井:雕饰华丽的井栏。
  •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常用来装饰宫殿或富贵人家的门窗。
  • 熏笼:古代用来熏香或取暖的器具。
  • 玉枕:用玉石制成的枕头,常用来象征富贵。
  • 南宫:指皇宫,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居所。
  • 清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因其声音清脆,故称清漏。

翻译

金色的井栏旁,梧桐树的叶子已经泛黄,秋意渐浓。珠帘没有被卷起,夜晚的霜气悄然降临。熏香笼和玉石枕头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我躺在床上,听着南宫中清脆的漏声,感受着长夜的寂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金井梧桐”、“珠帘不捲”等意象,传达出秋天的萧瑟和夜晚的静谧。诗中的“熏笼玉枕无颜色”一句,不仅描绘了物品的黯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结尾的“卧听南宫清漏长”则加深了这种长夜难眠的寂寞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这个秋夜中的无尽思绪。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