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秋夜曲二首

· 王建
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房:指深邃的内室。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值班,值夜。
  • 明光:指明光宫,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 天河:银河。
  • 漏水: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这里指时间流逝。
  • 南楼:楼名,在武昌,这里泛指高楼。
  • 北斗:北斗七星,常用来指示方向和时间。
  • 两相当:指南楼和北斗星在夜空中相对而立。

翻译

秋天的灯光在墙壁上闪烁,遮掩了深邃的内室, 今夜,我的丈夫在明亮的宫殿里值夜。 天河悠悠流淌,漏水的声音显得时间特别漫长, 南楼与北斗星在夜空中相对而立,构成一幅静谧的画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通过“秋灯”、“天河”、“漏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良人此夜直明光”一句,既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忙碌与不易。结尾的“南楼北斗两相当”则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形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又遥远的秋夜之中。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