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歌

· 陈琏
蜀山发岷峨,支派何其繁。连峰沓嶂到夔峡,两峰对立高为门。 白盐与赤甲,万仞明朝暾。长江贯其中,水出非一源。 其南通越巂,其西来吐蕃。浩浩纳众流,浊浪声豗喧。 势挟天地转,怒作雷霆奔。天教滟滪遏不住,雪花飞舞洪涛翻。 黑石与黄户,险恶难具论。舟人鱼贯牵百丈,观者胆掉惊神魂。 忆昔神禹疏导初,石壁犹存旧凿痕。长江东流不少住,形胜独数瞿塘尊。 蚕丛凫翳旧开国,据有蜀土称雄藩。粤从炎精丧,僭窃闻公孙。 至今白帝城,相望馀颓垣。后来刘豫州,建国图中原。 三顾起卧龙,复此驻军屯。至今八阵图,历历迹犹存。 自后僭伪者,琐琐奚足云。元季夏明氏,恃险负皇恩。 天威赫然命六军,六军饮马川江浑。王师乘胜克西蜀,铁锁已断来降幡。 皇风远畅清妖氛,雪山冰谷回春温。信知在德不在险,诚如古人之所言。 群雄割据竟何在,依旧老树啼寒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塘:位于长江三峡之一,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瞿塘峡。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均位于四川省。
  • 沓嶂:重叠的山峰。
  • 白盐赤甲:山名,位于瞿塘峡两岸。
  • 朝暾:初升的太阳。
  • 越巂: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西昌市一带。
  • 吐蕃:古代藏族政权。
  • 豗喧:喧闹声。
  • 雷霆奔:形容声音如雷霆般响亮。
  • 滟滪:即滟滪堆,长江中的巨石,位于瞿塘峡口。
  • 黑石黄户:地名,位于长江三峡中。
  • 胆掉:形容极度惊恐。
  • 蚕丛凫翳:古代蜀国的开国君主。
  • 炎精丧:指汉朝的衰落。
  • 僭窃:非法篡位。
  • 公孙:指公孙述,东汉末年蜀地的割据者。
  • 刘豫州:指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
  • 卧龙:诸葛亮的别称。
  • 八阵图:诸葛亮所创的军事阵法。
  • 琐琐:形容微不足道。
  • 夏明氏:指明玉珍,元末明初的割据者。
  • 皇恩:皇帝的恩典。
  • 雪山冰谷:指边远寒冷之地。

翻译

蜀地的山脉起源于岷山和峨眉山,支流繁多。连绵的山峰和重叠的山峦直达夔峡,两座高峰相对,形成高大的门户。白盐山和赤甲山,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万仞高耸。长江从中流过,水源不止一处。它南接越巂,西连吐蕃。浩浩荡荡地汇聚众流,浊浪声喧。水势汹涌,声如雷霆。天意使滟滪堆无法阻挡,雪花般的浪花在洪涛中翻滚。黑石和黄户的险恶难以详述。船夫们像鱼一样串联牵引着百丈长的绳索,旁观者胆战心惊。

回忆起大禹治水之初,石壁上还留有旧时的凿痕。长江东流不息,瞿塘峡的形胜独尊。蚕丛和凫翳是古代蜀国的开国君主,据有蜀地称雄。自从汉朝衰落,非法篡位者公孙述声名远扬。至今白帝城只剩下颓垣断壁。后来刘备建立蜀汉,图谋中原。诸葛亮三顾茅庐,再次在此驻军。至今八阵图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见。自那以后,那些微不足道的割据者不值一提。元末明初的明玉珍,依仗险要之地辜负了皇恩。天威显赫,六军饮马川江。王师乘胜攻克西蜀,铁锁断裂,降幡飘扬。皇风远播,雪山冰谷也回春。确实,在德不在险,正如古人所言。群雄割据的痕迹何在,只剩下老树上啼叫的寒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瞿塘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通过对比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历史的沧桑,表达了作者对德治而非险要的深刻理解。诗中,“长江东流不少住,形胜独数瞿塘尊”一句,既展现了瞿塘峡的自然壮美,也隐喻了历史的不断变迁。结尾的“群雄割据竟何在,依旧老树啼寒猿”则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常和自然的恒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