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卧佛寺观东坡铜龟赞及黄文献公跋松雪道人画竹

· 陈琏
偶来游佛刹,政值早秋时。 隔竹闻疏磬,荒苔翳旧碑。 道人留古画,阁老有雄词。 胜地空尘迹,悠然系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卧佛寺:寺庙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东坡铜龟赞:指苏轼(东坡)所写的关于铜龟的赞美诗文。
  • 黄文献公跋:黄文献公,可能是指某位黄姓的文献学家或文人,跋即跋文,是对某作品的评论或说明。
  • 松雪道人:可能是指某位道士或文人,以其画竹闻名。
  • 政值:正值,正好遇到。
  • 疏磬:稀疏的磬声,磬是一种打击乐器。
  • 荒苔:长满苔藓的荒废之地。
  • :遮蔽。
  • 阁老: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雄词:雄壮有力的文辞。
  •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 尘迹:尘世的痕迹。
  •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 系所思:牵动思绪。

翻译

偶然来到卧佛寺游玩,正逢早秋时节。隔着竹林听到稀疏的磬声,荒废的苔藓遮蔽了旧时的碑文。道人留下了古老的画作,阁老留下了雄壮的文辞。这风景优美的地方空留尘世的痕迹,悠闲自在地牵动着我的思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偶然游历卧佛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隔竹闻疏磬,荒苔翳旧碑”通过对声音和景象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后两句提及道人的古画和阁老的雄词,展现了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结尾的“胜地空尘迹,悠然系所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古迹的深沉感慨和无尽遐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的赞叹。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