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潼关喜雨

· 陈琏
途长连日苦炎蒸,一雨东来喜不胜。 添作河流黄万顷,洗开华岳翠千层。 檐垂银竹光如玉,簟展桃笙冷似冰。 一榻萧然清不寐,仆夫韝马候晨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
  • 炎蒸:指酷热的天气。
  • 华岳:指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是中国五岳之一。
  • 银竹:形容雨滴在檐下滴落的样子,如同银色的竹子。
  • 桃笙:指用桃竹制成的席子。
  • 萧然:形容环境清静。
  • 韝马:韝(gōu),指给马套上鞍具。

翻译

连续几日旅途漫长,酷热难耐,一场东来的雨让人欣喜不已。雨水汇入河流,使得河水泛起万顷黄波,洗净了华山,展现出千层翠绿。檐下的雨滴如同银竹般闪耀着玉光,席子展开,凉爽得像冰一样。清静的房间里,一榻之上的我无法入眠,而仆人已经为马匹套上鞍具,准备迎接清晨的出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酷热与突如其来的降雨带来的喜悦。诗人通过对比炎热的旅途和清凉的雨后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诗中“添作河流黄万顷,洗开华岳翠千层”一句,既展现了雨水的壮观,也隐喻了自然的洗礼与重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