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克允还黄山别业

蓟门公子息斋孙,畴昔相知礼数敦。 墨竹清风天下慕,玉堂遗史后人论。 衣冠到此如君少,禾黍依然别业存。 三十六峰苍翠好,桃花潭水接东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门: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 公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 息斋孙:指李克允,息斋是其别号。
  • 畴昔:往昔,以前。
  • 礼数敦:指礼节周到,待人诚恳。
  • 墨竹:指用墨画的竹子,常用来形容画竹的高超技艺。
  • 玉堂遗史:指皇家图书馆中的历史文献。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代指士大夫或显贵。
  • 禾黍:指庄稼,这里指农田。
  • 别业:指别墅或乡间的住宅。
  • 三十六峰:指黄山的主峰,这里用来形容黄山的壮丽。
  • 桃花潭水:指桃花潭的水,桃花潭是黄山的一个景点。
  • 东原:地名,指东边的平原。

翻译

蓟门的公子,即息斋的孙子李克允,我们以前相识,他待人接物总是那么诚恳有礼。他的墨竹画作,清风般的高洁,受到天下人的仰慕;而他对皇家图书馆中历史文献的研究,也成为了后人讨论的话题。如今,像他这样的士大夫已经不多见了,但他的乡间别墅依旧保存完好,周围依旧是绿油油的庄稼。黄山的三十六峰依旧苍翠欲滴,美丽动人,而桃花潭的水,仿佛与东边的平原相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

这首作品是明代诗人郭奎送别友人李克允返回黄山别业时所作。诗中,郭奎赞美了李克允的才华与品格,通过“墨竹清风”和“玉堂遗史”两个意象,展现了李克允在艺术和学术上的成就。后两句则描绘了李克允别业的环境,黄山的壮丽景色与桃花潭水的宁静美,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与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