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黄山

· 郭奎
昔曾避地黄山曲,今在丹崖正面看。 晓翠障空迷去马,晴霞迎日见飞鸾。 九华高并芙蓉秀,五老遥连瀑布寒。 中有羽人期汗漫,拂衣松石待休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昔曾:曾经。
  • 避地:避世隐居。
  • 黄山曲:黄山深处。
  • 丹崖:红色的山崖。
  • 正面看:直接面对观赏。
  • 晓翠:清晨的翠绿色。
  • 障空:遮蔽天空。
  • 晴霞:晴朗天空中的彩霞。
  • 迎日:面向太阳。
  • 飞鸾:传说中的神鸟,比喻美丽的景象。
  • 九华:指九华山,位于安徽省。
  • 芙蓉:荷花,这里指山峰如荷花般美丽。
  • 五老:指五老峰,位于黄山。
  • 遥连:远远相连。
  • 瀑布寒:瀑布水流带来的凉意。
  • 羽人:仙人。
  • 期汗漫:期待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 拂衣:拂去衣上的尘埃,表示隐居。
  • 休官:辞去官职。

翻译

曾经我隐居在黄山的深处,如今我站在红色的山崖前,直接面对着这片美景。清晨的翠绿色遮蔽了天空,让人看不清离去的马匹;晴朗天空中的彩霞迎着太阳,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神鸟飞翔。九华山与黄山的山峰并立,美丽如荷花;五老峰远远相连,瀑布的水流带来阵阵凉意。山中仿佛有仙人期待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我拂去衣上的尘埃,期待着辞去官职,与松石为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深情向往和隐居生活的憧憬。诗中通过“晓翠障空”、“晴霞迎日”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黄山的壮丽与神秘。后两句则通过“九华”、“五老”等山峰的比喻,进一步以山水之美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结尾的“羽人期汗漫,拂衣松石待休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无限向往。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

郭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