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所见

厓倾百丈泉,直下注东川。 翳流起大舂,覆茅于其巅。 一为利所驱,取便世争先。 汉阴喻桔槔,所见无不然。 嗟哉抱瓮心,古道何由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山崖。
  • 翳流 (yì liú):隐蔽的水流。
  • 大舂 (dà chōng):大型的舂米工具。
  • 覆茅 (fù máo):覆盖茅草。
  • 汉阴喻桔槔 (hàn yīn yù jú gāo):汉阴,地名,喻指汉阴地区的人;桔槔,古代汲水工具。
  • 抱瓮心 (bào wèng xīn):比喻守旧、不思进取的心态。

翻译

山崖上倾泻着百丈高的泉水,直直地注入东边的河流。 隐蔽的水流中升起了大型的舂米工具,山顶上覆盖着茅草。 一旦被利益所驱使,人们便争先恐后地追求便利。 汉阴地区的人比喻使用桔槔,所见之处无不如此。 唉,怀抱着守旧的心态,古道如何能够完整保留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交织,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古道失落的忧虑和对现代人追求利益、忽视传统的批评。诗中“厓倾百丈泉”与“翳流起大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展现自然的壮丽,后者则揭示了人为的改变。结尾的“嗟哉抱瓮心,古道何由全”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古道精神的怀念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无奈。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