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有草人不识,弃之等蒿莱。
时来见任使,到口生风雷。
溲也佐未足,益以蜜与醅。
生者得其养,死者无遗胎。
岐黄开本草,夭札人所哀。
一物具一周,神功不可猜。
佳名夙所慕,广济真天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溲(sōu):小便,这里指用益母草煎煮的水。
- 醅(pēi):未过滤的酒。
- 夭札:因病而早死。
- 岐黄:指古代医学家岐伯和黄帝,这里代表医学。
- 夭札人所哀:因病早死的人令人哀悼。
- 一周:指完全的治疗或保养。
翻译
有一种草,人们不认识它,把它丢弃,等同于杂草。 但当它被适时利用时,它的功效就像风雷一样显著。 即使只是用它煎煮的水辅助,再加上蜂蜜和未过滤的酒, 就能使活着的人得到滋养,死去的人也不会留下遗憾。 岐伯和黄帝开创了本草学,因病早死的人令人哀悼。 每一种草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其神奇的效果不容置疑。 我早就仰慕这个美好的名字,它广泛地救助人们,真是天才的创造。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益母草的医疗价值和重要性。诗中,陈献章通过对比益母草被忽视时的状态和被利用时的巨大效用,强调了其不可小觑的药用价值。他提到了益母草与其他药材的配合使用,以及它在滋养生命、减少死亡方面的显著效果。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益母草及其广泛救助作用的敬仰之情,认为它是医学上的天才创造。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益母草的神奇与价值。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 《 次韵邹汝愚阳江道中见寄 》 —— [ 明 ] 陈献章
- 《 阙题二首 》 —— [ 明 ] 陈献章
- 《 次韵送林大参之任广西 》 —— [ 明 ] 陈献章
- 《 邓俊圭丧兄慰之 》 —— [ 明 ] 陈献章
- 《 九日李鸿兄弟携酒从余登舍北小庐峰四望书所见寄世卿圭峰 》 —— [ 明 ] 陈献章
- 《 次韵都宪朱公归兴 》 —— [ 明 ] 陈献章
- 《 元日有怀杨荣夫示陈东渊 》 —— [ 明 ] 陈献章
- 《 次韵王叔毅弘行人见寄 》 —— [ 明 ] 陈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