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都宪朱公归兴

当日头颅也未然,相逢休问买山钱。 葛巾旋把陶潜酒,烟水将归范蠡船。 岭表他年须领略,桂阳秋月忆高眠。 大臣去就嫌疑绝,还似嘉谟赞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都宪:明代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
  • 买山钱:指隐居所需的费用。
  •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多为士人所戴。
  • 陶潜酒:指陶渊明所饮之酒,象征隐逸生活。
  • 烟水:指江湖、水乡。
  • 范蠡船: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后隐居江湖,其船象征隐逸。
  • 岭表: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桂阳:地名,在今湖南省。
  • 高眠:指隐居高卧,不受世俗打扰。
  • 大臣去就:指大臣的进退、去留。
  • 嫌疑绝:指消除嫌疑,避免猜疑。
  • 嘉谟赞九天:指好的计策或建议被天子采纳。

翻译

当初的头颅也并非如此,相逢时不必问起隐居所需的费用。 我戴上葛巾,回想起陶渊明饮酒的情景,烟水之间,我将回归范蠡那样的隐逸生活。 岭南他年还需亲自领略,桂阳的秋月让我回忆起高卧的隐居时光。 大臣的去留应避免嫌疑,就像好的计策被天子采纳一样,还似在九天之上得到赞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诗中通过“葛巾”、“陶潜酒”、“范蠡船”等意象,描绘了隐士的高洁与超脱。同时,“大臣去就嫌疑绝”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清醒认识和对个人品节的坚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