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小庐山示诸友

九日风光满薜萝,一年天气最清和。 泛花盏小潘郎醉,击壤声高叶子歌。 东海倾心狂措大,南山当面老头陀。 谢生爱卜葵根宅,说道葵根月更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薜萝:bì luó,一种植物,这里指代自然风光。
  • 清和:天气晴朗而和暖。
  • 泛花盏:指饮酒。
  • 潘郎:指潘安,古代美男子,这里泛指美少年。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指击壤声,比喻欢乐的声音。
  • 叶子歌:指歌咏叶子,可能是指诗歌或歌曲。
  • 东海倾心:比喻对某人或某事极为倾慕。
  • 狂措大:措大,指措辞,狂措大即狂放的言辞。
  • 南山当面:南山,指终南山,当面即面对。
  • 老头陀:老僧。
  • 谢生: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 葵根宅:葵根,指葵菜的根部,宅可能指居所。
  • 月更多:月亮更明亮。

翻译

重阳节的风光充满了薜萝的绿意,一年中天气最为晴朗和暖。 美少年潘郎在花间饮酒微醺,击壤的欢乐声中唱起了叶子歌。 东海之滨的人们对这景象倾心狂赞,南山前的老僧也面对此景微笑。 我喜爱在葵根旁筑宅,因为这里的月亮似乎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美好景象,通过自然风光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诗中“九日风光满薜萝”一句,以薜萝象征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后文通过“泛花盏小潘郎醉”等句,描绘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场景,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谢生爱卜葵根宅,说道葵根月更多”,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