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诗五首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马上何所有,腰带五石弧。雁门太守贤,琵琶为客娱。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须。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 惟见沙浩浩,群山向海趋。夜过虎风口,马踏万松株。 我有安边策,谭笑靖封狐。上书金商门,傍人笑我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
  • 上谷: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带。
  • 云中姝:云中的美女,指北方边疆的女子。
  • 《阴符》:古代兵书,全称《太公阴符》。
  • 五石弧:一种强弓,能射五石之矢。
  • 雁门太守:雁门关的守将。
  • 斫案(zhuó àn):用刀砍桌子。
  • 捋其须(luō qí xū):轻轻地拔弄胡须。
  • 振衣:整理衣襟。
  • 恒山:五岳之一,位于今山西省。
  • 拭眼:擦眼睛。
  •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 虎风口:险峻的山口。
  • 谭笑:谈笑。
  • 靖封狐:平定边疆的狐狸,比喻平定边疆的敌人。
  • 金商门:古代长安城的一个门。

翻译

我走出居庸关,水声和石头的响声如同笙竽般悦耳。北风震动着土地和树木,吹动石头滚落在街道上。我小步走着,骑着上谷的马,调笑着云中的美女。我的囊中有什么呢?是亲手注释的《阴符》兵书。马背上有什么呢?是腰间挂着的能射五石之矢的强弓。雁门关的太守很贤明,他用琵琶为客人娱乐。我大醉之后砍桌子起身,笑着轻轻拔弄他的胡须。我整理衣襟站在恒山顶,擦亮眼睛望向匈奴的方向。只见沙海茫茫,群山向海的方向延伸。夜晚经过虎风口,马踏过万株松树。我有安定边疆的策略,谈笑间就能平定边疆的敌人。我上书给金商门,旁人却笑我迂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中道北出居庸关的壮阔景象和豪迈情怀。诗中,“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开篇即展现了北方的自然风光,以笙竽之声比喻水石之响,形象生动。后文通过描述与边疆美女的调笑、携带的兵书和强弓,以及与雁门太守的交往,展现了诗人的武艺与智谋。诗末表达了自己安定边疆的决心和策略,尽管旁人嘲笑,但诗人依然自信满满,展现了一种不为世俗所动的英雄气概。

袁中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