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嬴秦蚕食六国空,刘项崛起谁雌雄。
芒砀已见天子气,楚氛犹袭咸阳宫。
鸿门何人出秘计,天意先已酣重瞳。
剑光辉霍射人目,座间飒飒生寒风。
帐前玉斗一声碎,风云已去随真龙。
汉基四百由此造,当时独数留侯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嬴秦:指秦始皇,姓嬴,名政。
- 蚕食:比喻逐步侵占。
- 刘项:刘邦和项羽,分别是汉朝和楚汉争霸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
- 芒砀: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永城市,传说刘邦曾在此处斩蛇起义。
- 天子气:传说中预示天子出现的祥瑞之气。
- 楚氛:楚国的气氛或风气。
- 咸阳宫:秦朝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 鸿门: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著名的鸿门宴发生地。
- 秘计:秘密的计策。
- 酣重瞳:形容眼神深邃,难以捉摸。
- 剑光辉霍:形容剑光闪烁,非常耀眼。
- 射人目:刺眼,形容剑光强烈。
- 座间:座位之间。
- 飒飒:形容风声。
- 玉斗:玉制的酒器。
- 一声碎:形容玉斗被摔碎的声音。
- 真龙:指皇帝,古代认为皇帝是龙的化身。
- 汉基四百:指汉朝四百年的基业。
- 留侯:指张良,汉初著名谋士,被封为留侯。
翻译
秦始皇逐步侵占了六国的领土,使得六国空虚。刘邦和项羽这两位英雄崛起,谁能成为最终的胜者?在芒砀山已经可以看到预示天子出现的祥瑞之气,而楚国的风气仍然影响着咸阳宫。在鸿门,有人提出了秘密的计策,天意似乎已经偏向了眼神深邃的刘邦。剑光闪烁,非常耀眼,刺眼的光芒在座位之间闪现,带来阵阵寒风。帐前玉制的酒器一声碎裂,风云变幻,真龙天子已经离去。汉朝四百年的基业由此开始,而当时只有留侯张良的功劳被特别提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秦末汉初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比秦始皇的蚕食六国和刘邦项羽的崛起,展现了时代的变迁。诗中特别强调了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以及张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通过对剑光、玉斗等细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