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即事四首

· 陈琏
师行已逾月,何处是开平。 天暝雕声惨,沙乾马足轻。 辕门瞻左钺,驰道望前旌。 共睹军容盛,行看朔漠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营:军队出征时的临时驻地。
  • 即事:即兴之作,指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 逾月:超过一个月。
  • 开平:地名,指开平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
  • 天暝:天色昏暗。
  • 雕声:雕鹰的叫声。
  • 沙乾:沙地干燥。
  • 马足轻:马蹄轻快,形容马匹行走轻松。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左钺:古代兵器,这里指军队的仪仗。
  • 驰道:古代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 前旌:前行的旗帜。
  • 朔漠:北方的沙漠地带。

翻译

军队出征已超过一个月,我们正前往何处?是开平吗?天色渐渐暗淡,雕鹰的叫声听起来凄惨,沙地干燥,马蹄行走轻快。我们望向军营的门,看到左钺的仪仗,沿着驰道望向前方飘扬的旗帜。大家都目睹了军容的盛大,期待着北方的沙漠地带能够得到清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军队行进的场景,通过天色、雕声、沙地等自然元素,以及辕门、驰道、前旌等军事元素,展现了行军的艰辛和军容的威武。诗中“天暝雕声惨”一句,以雕鹰的凄惨叫声映衬出军队的孤寂与艰险;“沙乾马足轻”则通过马蹄的轻快,暗示了军队的行进速度和士兵的坚韧。最后两句“共睹军容盛,行看朔漠清”表达了诗人对军队壮盛军容的赞美,以及对北方和平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色。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