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少林寺

· 陈琏
晨经崿陵关,道路互盘绕。 行寻少林寺,幽谷深窈窕。 风生万壑秋,日上众山晓。 鸣鞘惊走鹿,驻马闻啼鸟。 可人招提境,云气常缥缈。 苔色连阶除,钟声出林杪。 山僧喜迎客,煮茗汲清沼。 共谈达磨事,所恨知者少。 因登五乳山,纵观万象表。 群峰三十六,一一皆可了。 自谐尘外趣,顿觉心神悄。 澹然欲忘归,暂此息纷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崿陵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幽深的样子。
  • 鸣鞘:míng qiào,指马鞭的声音。
  • 可人:宜人,令人喜爱。
  • 招提:佛教用语,指寺院。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云雾等朦胧不清的样子。
  • 阶除:台阶。
  • 钟声出林杪:钟声从树林的顶端传出。
  • 达磨:佛教禅宗的祖师,即菩提达摩。
  • 五乳山:少林寺附近的一座山。
  • 万象表:指万物的外表或现象。
  • 悄:安静,宁静。
  • 澹然:dàn rán,形容心情平静,无动于衷。

翻译

清晨经过崿陵关,道路蜿蜒曲折。我寻找着少林寺,它隐藏在幽深的山谷之中。秋风吹过万壑,阳光照亮了众山。马鞭声惊起了鹿,我驻马聆听鸟儿的啼鸣。这宜人的寺院环境,云雾缭绕,仿佛仙境。苔藓覆盖着台阶,钟声从树林顶端传来。山中的僧人欢喜地迎接客人,煮茶取自清澈的池沼。我们谈论着达摩的事迹,遗憾的是了解的人太少。于是我登上五乳山,俯瞰万物的外表。三十六座山峰,每一座都清晰可见。我感受到了尘世之外的乐趣,心神顿时宁静。我平静地想要忘记归途,暂时远离纷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少林寺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神秘。诗中,“风生万壑秋,日上众山晓”等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寺院的宁静与超脱。与山僧的交谈及对达摩事迹的探讨,更增添了诗作的禅意。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