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有所思

玉匣鸣琴出,繇来是爨桐。 中含太古意,侧想先生风。 抚罢不成操,知音人已空。 滔滔流水去,悽绝对仙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匣:指精美的琴匣。
  • 鸣琴:弹奏的琴。
  • 繇来:由来,来源。
  • 爨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琴,因爨下桐木而得名。
  • 太古:远古,上古。
  • 侧想:侧面思考,引申为怀念。
  • 先生:这里指古代的贤人或老师。
  • 抚罢:弹奏完毕。
  • 不成操:指琴声未能表达出应有的情感或技艺。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这里指能理解琴声的人。
  • 人已空:指知音已逝,无人能懂。
  • 滔滔:形容水流不断的样子。
  • 流水去:比喻时光流逝。
  • 悽绝:极度悲伤。
  • 仙宫:神话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高远、超脱的境界。

翻译

从精美的琴匣中取出琴来弹奏,这琴的由来是传说中的爨桐。 琴声中蕴含着远古的意境,我怀念着古代贤人的风范。 弹奏完毕,琴声未能表达出应有的情感,因为理解我琴声的知音已经不在了。 看着滔滔不绝的流水逝去,我感到极度悲伤,面对着那高远超脱的仙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琴声与流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以及对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玉匣鸣琴出,繇来是爨桐”展现了琴的高贵与古老,而“抚罢不成操,知音人已空”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滔滔流水去,悽绝对仙宫”以流水喻时光,仙宫喻理想,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理想境界的无限哀思。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