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辽河

· 袁衷
扶桑旭日正曈曈,四折行吟驿路通。 辽海东边仙客岛,闾山西畔镇王宫。 孤身在客心悬阙,宝剑凌霄气吐虹。 空负子长天下志,十年湖海叹飘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神木,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指东方。
  • 曈曈:形容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 辽海:指辽东半岛附近的海域。
  • 仙客岛:可能是指辽东半岛附近的一个岛屿,具体位置不详。
  • 闾山:古代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镇王宫: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王宫或重要建筑。
  • 悬阙:心中牵挂,不安。
  • 凌霄:高耸入云,形容极高。
  • 子长:指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东方的旭日正缓缓升起,光芒四射,我在曲折的驿路上行走,吟咏着诗句。辽东的海边有一个名为仙客的岛屿,而在闾山的西侧,有一座镇王宫。我孤身在外,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家乡,我的宝剑高悬,气势如虹。我空有司马迁那样的志向,想要游历天下,但十年来却只能在江湖间漂泊,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辽河过渡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扶桑旭日”、“辽海仙客岛”等意象,展现了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象。诗中“孤身在客心悬阙”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结尾的“空负子长天下志,十年湖海叹飘蓬”则抒发了诗人对未能实现游历天下志向的遗憾,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感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袁衷

明广东东莞人,字秉忠。正统六年举人。长于诗文。授户部主事,历知梧州、平乐、永州诸府,称廉明。有《竹庭稿》。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