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 陈琏
鳌负仙山翠色寒,星毬万点照晴峦。 班行济济联鹓鹭,禁籞雍雍集凤鸾。 月色偏于今夜好,乐声齐奏万年欢。 教坊百戏呈新伎,喜得承恩对御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鳌负仙山:传说中海中能背负仙山的巨龟。
  • 星毬:指灯笼,因其形状像星星,故称。
  • 禁籞:皇宫中的禁苑。
  • 济济:形容人多,有序。
  • 鹓鹭:比喻朝官行列整齐有序,如鹓鹭飞行时排列有序。
  • 凤鸾:凤凰和鸾鸟,常用来比喻高贵和美好。
  • 教坊: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 百戏:古代对各种戏剧、杂技的总称。

翻译

巨龟背负着仙山的翠色,寒意中透着清新, 万点星光般的灯笼照亮了晴朗的山峦。 朝官行列整齐有序,如鹓鹭飞行般有序, 皇宫禁苑中,高贵的凤鸾聚集在一起。 月色在今夜显得格外美好, 乐声齐奏,庆祝万年的欢乐。 教坊中的百戏呈现新奇的技艺, 我感到荣幸,能在皇帝面前观赏这些表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元宵节宫廷灯会的盛况。诗中,“鳌负仙山”和“星毬万点”形象地描绘了灯火辉煌的场景,而“班行济济”和“禁籞雍雍”则展现了朝官和宫廷的庄重与和谐。后两句通过“月色偏于今夜好”和“乐声齐奏万年欢”表达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最后,“教坊百戏呈新伎”和“喜得承恩对御看”则体现了作者对能在皇帝面前观赏表演的荣幸之情。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元宵节的繁华与喜庆。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