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栖贤寺

听得万松声,如传五老迎。 到门云旧识,释子晚经行。 怪石云衣覆,虚寮夜瀑明。 终期此禅寂,安用昔贤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栖贤寺:在寺庙中过夜。
  • 万松声:指风吹过松林的声音。
  • 五老:传说中的五位仙人,这里可能指寺庙附近的五座山峰。
  • 释子:指僧人。
  •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 云衣:形容云雾缭绕,如同覆盖在石头上的衣裳。
  • 虚寮:指空旷的僧舍或小屋。
  • 夜瀑:夜晚的瀑布。
  • 禅寂:禅宗的静寂境界。
  • 昔贤名:指古代贤人的名声。

翻译

在栖贤寺过夜,听到风吹过万棵松树的声音,仿佛是五老在迎接我。到了门前,云雾似乎早已认识我,僧人在晚间行走。奇特的石头被云雾覆盖,空旷的小屋里夜晚的瀑布清晰可见。我终于期望达到这种禅宗的静寂境界,何必再用古代贤人的名声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栖贤寺过夜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万松声”、“五老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怪石云衣覆,虚寮夜瀑明”进一步以具象的景物来体现禅宗的静寂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陈子升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