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往赣南治行二首

久向吴中卧,时将岭北游。 一官聊染指,五月尚披裘。 座上拈桑落,灯前理蒯缑。 行期寻复改,端为故人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染指:比喻参与某事,这里指担任官职。
  • 披裘:穿着皮衣,形容天气寒冷。
  • 桑落:指桑叶落时,即秋天,这里可能指饮酒。
  • 蒯缑:蒯草编制的绳索,这里可能指整理行装。

翻译

长久以来在吴中隐居,如今即将前往岭北游历。 担任一个小官只是稍微参与,五月了还穿着皮衣,天气依旧寒冷。 在座上举杯饮酒,灯前整理行装。 出发的日期一再更改,全因故友的挽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吴中前往岭北的复杂心情。诗中,“染指”和“披裘”反映了诗人对官职的淡漠和对天气的感受,而“桑落”和“蒯缑”则描绘了诗人在准备行程时的情景。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因故友的挽留而一再推迟行程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惆怅。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