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学生钱素光繇浙还粤

佳丽称旧都,英髦萃辟水。 羡君鼓箧来,高名动槐市。 余惭拥皋此,唯兹一日以。 清齐不寂寞,晤言赖有子。 共策春游杖,看遍千山紫。 绿涨秦淮堤,翠铺长千里。 莺花三月时,谋欢正伊始。 如何舍此去,匆匆戒□□。 欲问京口津,言循浙水止。 樽向虎丘酣,席桂吴江駊。 湖山烟柳新,一路登临美。 重披庾岭云,归弄珠涯芷。 历览誇奇胜,奚囊满清绮。 独余怅离携,踌蹰对春雨。 情逐归鸿飞,寄梦湖山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佳丽:美丽的女子。
  • 英髦:英俊的青年。
  • 辟水:指辟雍,古代的学校。
  • 鼓箧:打开书箱,指开始学习。
  • 槐市:古代长安的一个市场,这里指繁华的地方。
  • 拥皋:指担任官职。
  • 晤言:交谈。
  • 策春游杖:拿着春天的游杖,指准备去春游。
  • 秦淮堤:南京的一条河堤。
  • 莺花:春天的花鸟。
  • 京口津:京口,即今镇江,津指渡口。
  • 虎丘:苏州的一个名胜。
  • 吴江駊:吴江,地名,駊可能指船。
  • 庾岭:地名,在今江西省。
  • 珠涯芷:珠涯,地名,芷指香草。
  • 奚囊:古代文人的书袋。
  • 清绮:美丽的景色。
  • 离携:分离。
  • 归鸿:归来的大雁。

翻译

美丽的女子和英俊的青年聚集在古老的都城,羡慕你带着书箱来到这里,名声在繁华的槐市中传开。我在这里担任官职,只有一天的时间。清静的住所并不寂寞,因为有你与我交谈。我们一起准备春天的游杖,去看遍千山的紫色。绿色的水面涨满了秦淮河堤,翠绿的景色延伸千里。在莺花盛开的三月,我们刚开始享受欢乐,你为何匆匆离去,准备去往京口的渡口,沿着浙江的水路。在虎丘畅饮,乘船经过吴江。湖山之间烟柳新绿,一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重新穿越庾岭的云雾,回家去玩弄珠涯的香草。游览各地,赞叹美景,书袋里装满了美丽的景色。只有我感到离别的惆怅,在春雨中犹豫不决。我的情感随着归来的大雁飞翔,将梦想寄托在湖山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离别时的不舍。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离别之际,作者的情感深沉,通过对归鸿的比喻,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韵味和风采。

陈迪祥

陈迪祥,字之祺。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官国子监博士、兵部司务。事见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五、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