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卫郑指挥之任
却谷富诗礼,声华著中军。
祭遵事雅歌,汉庭策殊勋。
论将岂专武,亦复尚夫文。
竹素纪遗烈,千载扬清芬。
郑君将门英,才略迥超群。
替职觐天阙,复喜归南藩。
承恩出都门,雨雪正纷纷。
扬舲过淮泗,遥望江东云。
不日度庾岭,粤山见嶙峋。
旌麾耀轩墀,锦衣拜双亲。
训武谅多暇,接引皆儒绅。
愿言竭忠赤,于以报皇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却谷:人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 祭遵:人名,东汉初年名将。
- 竹素:指书籍或史册。
- 遗烈:指前人的功业。
- 扬舲:扬帆。
- 庾岭:即大庾岭,位于今江西省与广东省交界处。
- 旌麾:指挥军队的旗帜。
- 轩墀:宫殿前的台阶。
- 儒绅:指文人。
翻译
却谷以诗礼闻名,声名显赫于中军。祭遵以雅歌事汉,汉朝因此赐予他殊勋。谈论将领岂能仅凭武力,更应推崇文才。书籍记载着前人的功业,千载之后依然传扬着清芬。郑君是将军门下的英才,才略远超众人。他替代职务,朝见天子,又高兴地回到南方。承蒙皇恩离开都城,雨雪纷纷。扬帆经过淮泗,遥望江东的云。不久将越过大庾岭,粤地的山峦将清晰可见。军旗在宫殿前闪耀,锦衣归家拜见双亲。在训练武艺之余,接待的都是文人。愿言竭尽忠诚,以此报答皇恩。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郑指挥的文武双全,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诗中通过历史人物却谷和祭遵的典故,强调了文才与武略并重的重要性。后文描述了郑指挥离京赴任的情景,以及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郑指挥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