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受益黄先生会试

· 陈琏
夫君蓝溪后,瑜■蕴荆璞。 结发抱遗经,道源溯伊洛。 春秋夙所嗜,义例尊笔削。 朅来试秋闱,摛藻扬景铄。 奋身青云中,丹桂喜高擢。 春闱期在迩,万里赴京国。 大廷拟敷对,早晚膺宠渥。 勉哉树勋名,勿负平昔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瑜■蕴荆璞:比喻才华横溢,如同荆山之璞玉。
  • 结发抱遗经:指年轻时就开始研读古籍。
  • 道源溯伊洛:追溯学问的源头,伊洛指伊水和洛水,古代文化的发源地。
  • 春秋夙所嗜:指对历史和经典的爱好。
  • 义例尊笔削:尊重经典中的义理和规范,笔削指修订经典。
  • 朅来试秋闱:指参加秋天的科举考试。
  • 摛藻扬景铄:摛藻指铺陈文采,扬景铄意为显扬光彩。
  • 奋身青云中:比喻努力向上,追求高远。
  • 丹桂喜高擢:丹桂象征科举及第,高擢指高中。
  • 春闱期在迩:春闱指春天的科举考试,期在迩意为即将到来。
  • 大廷拟敷对:大廷指朝廷,拟敷对指准备应对朝廷的策问。
  • 早晚膺宠渥:早晚会得到皇帝的恩宠。
  • 勉哉树勋名:勉励树立功名。

翻译

先生才华横溢,如同荆山之璞玉。年轻时便研读古籍,追溯学问的源头。对历史和经典有着深厚的爱好,尊重经典中的义理和规范。参加秋天的科举考试,铺陈文采,显扬光彩。努力向上,追求高远,科举及第,高中喜讯。春天的科举考试即将到来,准备前往京城。在朝廷中准备应对策问,相信不久将得到皇帝的恩宠。勉励先生树立功名,不负平生所学。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受益黄先生的才华和学识,以及他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先生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功名的渴望。诗中流露出对先生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学问和功名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