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雪轩为姑苏吴廷瑞赋

· 陈琏
修筠近前楹,劲节恒在目。 朝来积雪多,风落声簌簌。 寒侵白鸾尾,冻折琅玕玉。 新音静宜听,清气端可掬。 闲歌淇澳诗,缅想筼筜谷。 何以慰雅怀,陶然醉醽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筠雪轩:轩,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筠雪,指的是竹子和雪。
  • 修筠:修,长;筠,竹子的青皮,也指竹子。这里指长竹。
  • 前楹:楹,柱子。前楹,指前面的柱子。
  • 劲节:指竹子坚韧的节操。
  • 簌簌:形容风吹物体发出的声音。
  • 白鸾尾:比喻雪落在竹叶上,如同白鸾的尾羽。
  • 琅玕玉:琅玕,指美玉,这里比喻竹子。
  • 淇澳诗:指《诗经·卫风·淇奥》,诗中赞美了淇水之滨的竹子。
  • 筼筜谷:筼筜,一种大竹。谷,山谷。这里指长满筼筜的山谷。
  • 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翻译

长长的竹子靠近前面的柱子,那坚韧的竹节总是映入眼帘。清晨积雪很多,风吹过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寒冷侵袭着雪落在竹叶上,如同白鸾的尾羽,冻得竹子像美玉一样硬。这新的声音静谧宜人,清新的气息简直可以捧在手中。闲暇时吟唱《淇澳》诗,怀念那长满大竹的山谷。如何能安慰这雅致的情怀,陶醉在美酒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雪后竹林的静谧景象,通过“修筠”、“劲节”、“簌簌”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坚韧和雪后的清新。诗中“白鸾尾”、“琅玕玉”等比喻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结尾处的“陶然醉醽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雅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雅致的生活态度。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