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

· 陈琏
萧萧行李出京都,到处人誇似二疏。 致仕已辞三品禄,归舟剩载五车书。 未寻林下鸡豚社,且理桥东水竹居。 仕路驱驰年半百,甘棠不但在环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行李轻便的样子。
  • 二疏:指汉代的疏广和疏受,两人因清廉而闻名。
  • 致仕:退休。
  • 五车书:形容书籍很多,典出《庄子·天下》。
  • 鸡豚社:指田园生活,鸡豚指家禽家畜。
  • 水竹居:指环境清幽的居所。
  • 甘棠:指周朝的贤臣甘棠,因其德政而留下美名。
  • 环滁:地名,滁州的别称。

翻译

轻便的行李离开了京城,所到之处人们都称赞我像古代的二疏。 我已经辞去了三品官的俸禄,退休回家,船上满载着五车的书籍。 我还没有去寻找林下的田园生活,就先整理桥东的水竹居所。 在仕途上奔波了半百年,我的美名不仅仅留在环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退休归隐的喜悦和对过去仕途生涯的回顾。诗中,“萧萧行李出京都”描绘了诗人轻装简行的形象,而“到处人誇似二疏”则体现了诗人清廉自守的品格。后两句“致仕已辞三品禄,归舟剩载五车书”既显示了诗人的高洁,也表达了对知识的珍视。最后两句“仕路驱驰年半百,甘棠不但在环滁”则总结了诗人的一生,表明他的德行和政绩不仅在环滁,而是在更广阔的地方留下了美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退休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仕途生涯的自豪。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