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扬州留别何运使诸公

· 陈琏
几度相逢惜袂分,竹西歌吹忆曾闻。 棠阴驻马暑方炽,花下衔杯日未曛。 通政自惭无异绩,司醝君喜有殊勋。 南归又觉秋将半,明发江东隔树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袂分:衣袖分开,指分别。
  • 竹西:地名,此处指扬州。
  • 歌吹:歌声和乐声。
  • 棠阴:棠树的阴影,比喻庇护。
  • 暑方炽:暑热正盛。
  • 衔杯:举杯饮酒。
  • 日未曛:天色未晚。
  • 通政:官名,指作者自己。
  • 司醝:官名,指何运使。
  • 殊勋:特别的功勋。
  • 明发:天明出发。
  • 江东: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翻译

几次相聚都舍不得分别,扬州的歌声和乐声我还记忆犹新。 在棠树的阴影下停马,暑热正盛,花下举杯饮酒,天色还未晚。 我自己作为通政,惭愧没有特别的成就,而你作为司醝,却喜获殊勋。 南归之时,秋天已过半,明天一早,我将离开江东,远望树梢间的云彩。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扬州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功绩的自谦和对友人成就的赞赏。诗中通过“袂分”、“歌吹”、“棠阴”等意象,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情感真挚。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的“无异绩”与友人的“殊勋”,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对友人的敬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功名的淡泊。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