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寺

· 陈琏
昭觉招提夙见称,公馀来访自晨兴。 拟寻野老询禾稼,偶遇山僧话葛藤。 流水过桥清一派,好山环户翠千层。 西风落日频回首,仪凤山前是献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觉招提:昭觉寺,招提为寺庙的别称。
  • 夙见称:早有名声。
  • 公馀:公务之余。
  • 晨兴:早晨起床。
  • 禾稼:庄稼。
  • 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事情。
  • 一派:一条水流。
  • 环户:围绕着住所。
  • 仪凤山:山名。
  • 献陵:陵墓名。

翻译

昭觉寺早已闻名,我在公务之余的早晨来访。 本想找寻野老询问庄稼的情况,偶然遇到山僧谈论些琐事。 流水过桥,清澈的一条水流,美丽的山峦环绕着住所,翠绿层层。 西风中,落日下,频频回首,仪凤山前,那是献陵所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公务之余访问昭觉寺的所见所感。诗中,“流水过桥清一派,好山环户翠千层”生动地勾勒出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而“拟寻野老询禾稼,偶遇山僧话葛藤”则展现了作者与当地居民的亲切交流。结尾的“西风落日频回首,仪凤山前是献陵”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感慨,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与思考。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