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金炉无气烛无情,险韵拈来尽仄声。 不信历中添日刻,短宵依旧未天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闺怨:指女子在闺房中因思念爱人而产生的哀怨之情。
  • 金炉:金属制的香炉,常用来焚香。
  • 险韵:指诗句中押韵的字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应字,这里指诗人用了很多仄声字来押韵,使得诗句读起来更加抑扬顿挫。
  • 仄声:古汉语四声之一,声音短促,包括上声、去声、入声。
  • 历中添日刻:指历法中增加了一天的刻度,意味着时间变长了。
  • 短宵:短暂的夜晚。

翻译

金属香炉失去了往日的温暖,蜡烛也不再有情,我拈来难押的韵脚,尽是仄声,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不平。我不相信历法中增加的日刻真的延长了时间,因为这短暂的夜晚,依旧没有等到天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金炉无气、烛无情的场景,表达了女子在闺房中的孤独与哀怨。诗中“险韵拈来尽仄声”一句,既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押韵技巧,也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内心的压抑和不安。最后两句“不信历中添日刻,短宵依旧未天明”,则通过对比历法的变化与现实的感受,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爱人归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闺怨诗的独特魅力。

郭辅畿

郭辅畿,原名京芳,字咨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有《洗砚堂文集》、《秋驾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樯集》、《闺怨诗百首》、《饮兰纪呓》等。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