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籍: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秦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 石刊经:指将经典刻在石头上,以防书籍被毁。
- 循行:指按照顺序阅读。
- 汗青:指史书或史册。
- 校字:校对文字。
- 科斗形:指古代文字的形状,像蝌蚪一样。
- 煨烬:指灰烬。
- 藓花馨:指苔藓的香气。
- 文翁学:指文翁的学术成就,文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 制铭:指刻在器物上的铭文。
翻译
六部经典自从遭遇秦朝的焚书之灾,后来人们多用石头来刻写经文。按照顺序阅读时难以找到史书的痕迹,校对文字时却喜欢看到那些像蝌蚪一样的古文字形状。这些石刻经文不会随着灰烬消失,即使残破也还带着苔藓的香气。收藏这些石经原本是文翁学术的一部分,谁还能见到当年那些旧的刻制铭文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顾六籍在秦火之后的命运,表达了对于古代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石刊经”成为文化传承的象征,强调了石头作为载体的坚固与长久。通过对“汗青迹”与“科斗形”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历史的遥远与文字的古朴。末句则流露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珍视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