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苍山为戴少府赋
峨峨云中山,万点积苍翠。
壮为九夷尊,独立九岳外。
孤峰荡层云,众壑走空籁。
仰瞻参旗光,坐见斗杓大。
乾坤寄端倪,日月论显晦。
真流入微茫,僰鸟飞霮䨴。
秋高崖势豁,春至林影碎。
天声回沧溟,晓色浮渤澥。
登攀客趣恬,眺览宦情醉。
搴帷与驻笏,为我谢先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峨:高耸的样子。
- 九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
- 九岳:指中国的九大名山。
- 空籁: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如风声。
- 参旗:参星和旗星,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
- 斗杓:北斗七星的柄,即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
- 端倪:边际,头绪。
- 僰鸟: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鸟。
- 霮䨴:云雾浓重的样子。
- 搴帷:拉开帷幕。
- 驻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手板,此处指停留。
翻译
云中山峰高耸入云,万点苍翠积聚。它雄壮地被尊为九夷之首,独立于九岳之外。孤峰之上云雾缭绕,众壑之间风声呼啸。仰望天空,参星和旗星的光芒闪烁,北斗的斗杓显得格外巨大。天地间的奥秘在此展开,日月在此论说显晦。真气流入微茫之中,僰鸟在浓重的云雾中飞翔。秋天高崖之势豁然开朗,春天林间的影子细碎。天声回荡在沧溟之间,晨光浮现在渤海之上。登高远望,客人的心情恬静,眺望四周,官场的情感沉醉。拉开帷幕,停留片刻,为我向先辈致谢。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点苍山的雄伟景象,通过“峨峨”、“万点积苍翠”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山的高大和苍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天文和地理知识,如“参旗”、“斗杓”、“九夷”、“九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对自然的敬畏。后半部分则通过“秋高崖势豁”、“春至林影碎”等句,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山景,以及登高远望时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超脱。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