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马大理天禄

· 王越
几经破虏战场中,回首微劳总是空。 乐水我常惭智者,移山谁不笑愚公。 闲来爱饮三杯酒,老去羞谈两石弓。 虚负圣恩无以报,葛衣何敢怨凄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破虏:打败敌人。
  • 微劳:微小的功劳。
  • 乐水:喜欢水,这里指智者乐水的典故。
  • 智者:有智慧的人,这里指智者乐水的智者。
  • 移山:指愚公移山的典故。
  • 愚公: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
  • 两石弓:古代的一种弓,石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两石弓指的是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拉开的弓。
  • 虚负:辜负。
  • 圣恩:皇帝的恩典。
  •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翻译

在多次的战场中打败敌人,回首过往,那些微小的功劳总是显得空洞。 我喜欢水,却常感到自己不如智者,谁不会嘲笑那些坚持移山的愚公呢? 闲暇时喜欢喝上三杯酒,年老时羞于谈论自己能拉开两石弓的力量。 辜负了皇帝的恩典,无法回报,穿着简朴的葛衣,又怎敢抱怨凄凉的风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越对自己过往战功的淡然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破虏战场”与“微劳总是空”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对“智者”与“愚公”的自我调侃,以及对“三杯酒”与“两石弓”的描述,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自嘲与豁达。结尾的“虚负圣恩”与“葛衣何敢怨凄风”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与对简朴生活的接受,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与高尚的品格。

王越

明大名府浚县人,字世昌。多力善射,有文武才。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至山东按察使。七年,因李贤荐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在官整军经武,大修边备。成化初,兼巡抚宣府。七年,总督军务,数出边塞,击据有河套的鞑靼军。九年,率许宁、周立出榆林,收复河套。次年,为首任三边总制。旋还朝,督十二团营,累官为兵部尚书。以急于功名,附宦官汪直。十六年,从汪直出兵,至威宁海子,袭杀鞑靼军老弱。封威宁伯。直得罪,越亦夺爵除名。弘治间复起,又结宦官李广。十年,总制甘凉边务。广得罪,越颇忧恨,旋卒。越实能兵,能用将士,以结中官,为士论所轻。卒谥襄敏。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