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龙潭寺

窈窕珠宫付劫灰,玲珑金刹杂苔莓。 洞门烟冷龙何处,桧树风悲鹤不来。 草满尽迷飞锡地,尘深难认译经台。 空馀寺下寒潭水,怅望何僧更度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宫殿深邃而美丽。
  • 珠宫:指华丽的宫殿。
  • 劫灰:佛教中指世界毁灭后留下的灰烬,比喻废墟。
  • 玲珑:精巧细致。
  • 金刹:指寺庙。
  • 苔莓:苔藓和莓苔,指寺庙荒废长满青苔。
  • 洞门:指寺庙的入口。
  • 桧树:一种常绿乔木。
  • 飞锡:僧人云游四方。
  • 译经台:翻译佛经的地方。
  • 度杯:指僧人用以渡水的杯子,比喻僧人渡水过河。

翻译

华丽的宫殿已成废墟,精巧的寺庙长满了青苔。 寺庙的入口冷清,龙不知去了哪里,桧树下的风悲鸣,鹤也不再飞来。 草丛密布,难以找到僧人云游的地方,尘土厚重,难以辨认翻译佛经的台子。 只剩下寺庙下的寒潭水,怅然望去,不知是哪位僧人还会用杯子渡水过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荒废的寺庙景象,通过“劫灰”、“苔莓”、“烟冷”、“风悲”等词语,传达出一种凄凉和沧桑的氛围。诗中“洞门烟冷龙何处,桧树风悲鹤不来”运用了对仗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一句“怅望何僧更度杯”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人事已非,往昔不再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王天性

王天性,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