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社陶情

香山九老与齐肩,洛社耆英亦并贤。 明世功成身蚤退,高人类聚乐无边。 易穷三万六千日,难负风花雪月天。 社里可能除酒禁,愿陪末席了馀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山九老:指的是唐代白居易在洛阳香山与八位老者结成的诗社,称为“香山九老”。
  • 洛社耆英:指的是洛阳的老年英才,这里指的是与香山九老类似的老年诗社。
  • 明世功成身蚤退:明世,指清明盛世;功成身退,指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隐退。
  • 高人类聚:高人,指有才德的人;类聚,指同类人聚集在一起。
  • 易穷三万六千日:易穷,指容易穷尽;三万六千日,即百年,这里指人生短暂。
  • 难负风花雪月天:难负,难以辜负;风花雪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时光。
  • 社里可能除酒禁:社里,指诗社内部;除酒禁,解除禁酒的规定。
  • 愿陪末席了馀年:末席,指诗社中地位较低的座位;了馀年,度过余生。

翻译

我与香山九老并肩,洛阳的老年英才也一同贤明。 在清明盛世功成名就后早早隐退,有才德的人聚集在一起享受无尽的乐趣。 人生短暂,容易穷尽,难以辜负这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时光。 诗社内部或许可以解除禁酒的规定,我愿意陪伴在末席,度过我的余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社生活的热爱。通过提及“香山九老”和“洛社耆英”,作者展现了对古代贤人结社吟诗的敬仰。诗中“明世功成身蚤退”一句,既表达了对功成名就后隐退的理想,也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诗社解除酒禁的期待,以及愿意在诗社中度过余生的愿望,体现了对诗社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王天性

王天性,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