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入市逢迎傲骨难,逃空放浪野情宽。 午窗梦蝶云为榻,春涧饮牛竹作冠。 浊酒无妨邀月饮,古琴未易向人弹。 乾坤百态多新巧,白眼将来一幻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品格。
  • 逃空:逃避世俗的空虚。
  • 野情:指不受拘束的性情。
  • 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形容梦境中的幻象。
  • 云为榻:以云为床,形容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饮牛:指在涧边饮牛,形容田园生活。
  • 竹作冠:用竹子做帽子,象征简朴自然。
  • 浊酒:未经过滤的酒,常指粗酒。
  • 古琴:古代的七弦琴,常用来象征高雅的艺术。
  • 白眼:表示轻视或不满的眼神。
  • 幻看:以幻觉的方式看待。

翻译

在市井中与人交往,我那高傲不屈的品格难以适应;逃避世俗的空虚,放纵自己的性情,在野外感到心胸宽广。午睡时梦见蝴蝶,仿佛云朵成了我的床榻;春天在溪涧边饮牛,用竹子做成的帽子戴在头上。虽然酒质粗糙,但不妨邀请月亮一同饮酒;古琴虽好,却难以向他人弹奏。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多有新奇巧妙,我却以轻视的眼神,将一切看作一场幻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自由的情怀。诗中通过对“傲骨”、“逃空”、“野情”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宁愿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梦蝶”、“云为榻”、“饮牛”、“竹作冠”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简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轻视和对世界幻象的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

王天性

王天性,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