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孝先韬仲龙山精合即事

剪取春山入草堂,窗棂疏洁闭浓香。 画来丘壑才相称,到咏襟情所独长。 五夜烟煤疑佛卧,六时螺鼓笑僧忙。 下帏不踏空庭月,辜负瑶阶似截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剪取:剪下。
  • 丘壑:指山水画中的山丘和沟壑。
  • 五夜:指夜晚的第五个时辰,即深夜。
  • 烟煤:指夜晚的烟雾和煤灯的光。
  • 六时:佛教中指一天的六个时辰,这里泛指整天。
  • 螺鼓:指佛教法会中使用的螺和鼓,这里代指佛教活动。
  • 下帏:放下帷幕,指闭门不出。
  • 瑶阶:指美玉铺成的台阶,这里比喻月光照耀的台阶。
  • 截肪:比喻月光如白玉般洁白。

翻译

剪下春天的山景,挂在草堂之中,窗户稀疏,室内弥漫着浓郁的香气。画中的山水与我的才华相得益彰,而吟咏诗篇则是我独有的长处。深夜里,烟雾和煤灯的光影仿佛佛陀在沉睡,整天里,佛教法会的螺鼓声让人笑话僧人的忙碌。我闭门不出,不愿踏入月光照耀的庭院,辜负了那如白玉般洁白的瑶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彦泓在草堂中的静谧生活,通过剪取春山、窗棂疏洁等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诗中“五夜烟煤疑佛卧,六时螺鼓笑僧忙”一句,巧妙地将夜晚的宁静与佛教活动的繁忙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结尾的“下帏不踏空庭月,辜负瑶阶似截肪”则抒发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