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送孝先往龙山时殇玉树同人为之悼绝孝先洒然也
庭院松风类隐居,晨昏钟梵绕精庐。
自知灵运前成佛,谁笑康成后挟书。
浮世本无堪喜恨,高人未易可亲疏。
情钟我辈难忘处,悟却楞伽尽扫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载送:运送。
- 孝先: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 龙山:地名,可能是一个有宗教或文化意义的地方。
- 殇玉树:指早逝的优秀人才。
- 悼绝:极度悲伤。
- 洒然:形容心情平静,不受外界影响。
- 松风:松树间的风,常用来形容隐居环境的清幽。
- 钟梵: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
- 精庐:精舍,指僧人或隐士的居所。
- 灵运:指佛教中的灵性活动或修行。
- 康成:人名,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学者或僧人。
- 挟书:携带书籍,指学习或研究。
- 浮世:尘世,人间。
- 高人:指有高尚品德或卓越才能的人。
- 亲疏:亲近和疏远。
- 情钟:情感所钟,指深切的情感。
- 楞伽:佛教经典《楞伽经》的简称,此处指佛教教义。
- 扫除:清除,指消除烦恼和执着。
翻译
庭院中松树间的风声宛如隐居之所,清晨和黄昏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环绕着精舍。 自知在灵性修行上已有所成就,谁会嘲笑我在康成之后还携带着书籍学习。 尘世间的事物本无值得过于喜或恨的,有高尚品德的人不易被亲近或疏远。 我辈对情感的执着难以忘怀,但若能领悟佛教教义,便能尽数扫除这些烦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孝先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理解。诗中,“松风”、“钟梵”等意象描绘了一个清幽的修行环境,而“灵运”、“康成”等词语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自我认知和对学问的尊重。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情感的执着,最终通过佛教的教义来寻求心灵的解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修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