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给事中童志昂和李商隐无题诗韵南京诸公多和之意盖有寓间出命予属和予村学究也不能外题以为诗姑咏史以复之

· 丘浚
大雅无人继古风,周家辙迹一朝东。 越裳白雉音尘绝,庸蜀金牛道路通。 乌首百年终不白,宫烟三月尚馀红。 淳风死去无回日,天下纷纷类转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部分,代表古代的雅正之音。
  • 辙迹:车轮留下的痕迹,比喻国家的政策或历史进程。
  • 越裳:古代国名,位于今越南北部,此处指边远之地。
  • 白雉:白色的野鸡,古代认为是吉祥之物。
  • 音尘绝:音信断绝。
  • 庸蜀:古代地名,指今四川一带。
  • 金牛: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可能指通往四川的道路。
  • 乌首:乌鸦的头,乌鸦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不祥或死亡。
  • 宫烟:宫中的烟火,象征皇权或繁华。
  • 淳风:淳朴的风气。
  • 类转蓬:像被风吹动的蓬草,形容世事无常,人心不定。

翻译

古代的雅正之音已无人继承,周朝的轨迹在一天向东消逝。 越裳的白雉音信断绝,庸蜀的金牛道路却已贯通。 乌鸦的头百年也不会变白,宫中的烟火三月后仍有余红。 淳朴的风气一旦死去便无法回转,天下纷纷扰扰,人心如被风吹动的蓬草般不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雅正之音的失落、国家轨迹的变迁以及淳朴风气的消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心不定的深刻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大雅无人继古风”、“淳风死去无回日”等,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道德风尚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