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即事

· 丘浚
六朝城阙久蒿莱,紫盖黄旂帝运开。 鳷鹊漏传云外观,凤凰箫奏月中台。 千山峰势连吴远,万里江流自蜀来。 此日金陵非昔比,子山词赋莫兴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市,古时为六朝都城。
  • 即事:即兴而作,指眼前的景物或事件。
  •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建都于金陵。
  • 城阙:宫殿前的城楼。
  • 蒿莱:杂草,比喻荒凉。
  • 紫盖黄旂:指帝王的车驾和旗帜,象征皇权。
  • 帝运:指国家的命运。
  • 鳷鹊:传说中的鸟名,此处指宫中的鸟。
  • :古代计时器。
  • 云外:比喻高远的地方。
  • 凤凰箫:传说中凤凰的箫声,比喻美妙的音乐。
  • 月中台:指月宫,比喻高远或仙境。
  • :指江苏一带,古时为吴国。
  • :指四川一带,古时为蜀国。
  • 子山:指宋代词人辛弃疾,其字子山。
  • 词赋:指文学作品。

翻译

六朝的都城早已荒凉,杂草丛生,但帝王的紫盖黄旂再次展开,预示着新的国运开启。宫中的鳷鹊在云外的高楼上传来漏声,凤凰的箫声在月宫中奏响。千山连绵,山势直通吴地,万里长江从蜀地奔流而来。今日的金陵已非昔日可比,辛弃疾的词赋也不必再感叹兴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金陵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更迭。诗中“六朝城阙久蒿莱”一句,既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千山峰势连吴远,万里江流自蜀来”,展现了金陵的地理位置和壮阔景象,同时也隐喻了国家的广阔和历史的深远。结尾提到“子山词赋莫兴哀”,则是对辛弃疾词赋中常有的哀愁情绪的一种劝慰,表达了诗人对新时代的乐观态度。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