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

· 王履
松底踏碎月,过清寒不支。 窈哉石房深,矮榻聊自宜。 大声忽怒涛,拉此窗与扉。 初疑雷雨交,挟以群龙飞。 又疑度朔辈,夜半窟宅移。 苏磴傥霢霂,那识吾是谁。 止持三日粮,有计安能施。 辗转不可当,两目无合时。 所赖窗纸明,未受烟雾欺。 久之声渐吞,喜报幽田知。 魄妖方拟过,壁隙光陆离。 起视东风端,日色已满枝。 布袜青行缠,尚可迂阔为。 趣饭谢主人,厄陈闻仲尼。 七日枵腹坐,更有谁能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ǎo):深远。
  • :撞击。
  • 度朔: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据说有神灵居住。
  • 苏磴:苏醒的台阶,指地面。
  • 霢霂(mài mù):小雨。
  • 辗转:翻来覆去。
  • :减弱。
  • 幽田:指地下或阴间的田地,这里比喻阴暗的地方。
  • 陆离:光怪陆离,形容光影错杂。
  • 行缠:绑腿。
  • 迂阔:不切实际。
  • 趣饭:急忙吃饭。
  • 枵腹:空腹。

翻译

在松树下踏碎月光,走过清冷的地面,感到寒冷难以支撑。 深邃的石房显得幽深,矮小的床榻恰好自得其宜。 突然间,巨大的声响如同怒涛,撞击着窗户和门扉。 起初怀疑是雷雨交加,伴随着群龙的飞翔。 又怀疑是度朔山的神灵,半夜迁移了窟宅。 如果地面苏醒并下起小雨,那我又是谁呢? 只带着三天的粮食,有什么计策能施展呢? 翻来覆去无法承受,两眼无时无刻不在合上。 所幸窗户纸明亮,没有受到烟雾的欺骗。 声音渐渐减弱,喜讯传来,幽暗的田地已知。 鬼魅正打算经过,墙壁缝隙中的光线错综复杂。 起身看向东方,太阳的光芒已经洒满树枝。 穿上布袜和绑腿,还可以不切实际地行动。 急忙吃饭感谢主人,听闻仲尼在厄运中陈说。 七天空腹坐着,还有谁能做到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巨大声响后的心理活动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比声响的猛烈与幽暗的环境,诗人表达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雷雨交”、“群龙飞”、“度朔辈”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紧张气氛。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夜晚的恐惧与白天的希望,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对光明的向往。

王履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安道。笃志问学,博通群籍,教授乡里,能诗文,工绘画。金华名医朱震亨弟子,尽得其术。洪武十七年游华山,作图四十幅,奇秀绝伦。有《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医韵统》、《伤寒立法考》诸书,医家宗之。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