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

· 丘浚
冀北产良马,未必皆騊駼。 乘之惟其良,何必以地拘。 我闻开国初,罗鬼生龙驹。 贡之入天闲,用以驾鼓车。 疾徐皆中节,步骤何雍如。 纷纷内地产,不能并驰驱。 安知今所良,在昔非其驽。 按索久成俗,谁为焚其图。 世无九方皋,叹息还揶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冀北:指古代冀州北部,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 騊駼(táo tú):古代传说中的良马。
  • 罗鬼: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此处指该地区。
  • 天闲:指皇家马厩。
  • 步骤:指马匹行走的姿态。
  • 九方皋: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翻译

冀北地区出产良马,但并非所有都是传说中的騊駼。选择马匹应以其品质为标准,何必拘泥于产地。我听说在国家初建之时,西南的罗鬼族曾出产龙驹。这些龙驹被进贡到皇家的马厩,用来驾驭鼓车。它们行走疾徐有度,步伐和谐。而内地所产的马匹,却无法与之并驾齐驱。谁又能断定现在所认为的良马,在过去不是劣马呢?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按图索骥,但谁又能真正烧掉那些陈旧的标准呢?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像九方皋那样的相马专家,我们只能叹息并自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马匹选择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的深刻见解。诗中,丘浚以马喻人,指出不应拘泥于地域或传统标准来评价和选择人才。他强调,真正的良才不应受限于出身或地域,而应以其能力和品质为评判标准。通过对比古今马匹的评价,诗人表达了对现行人才选拔机制的批判和对真正识才之人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