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中园种桃李,不言下成蹊。 凝霜被原野,零落愁安归。 盛年有销铄,穷达在一时。 便嬛途路子,俯仰乍荣辉。 夸名何足赖,怨毒常苦滋。 灵龟欢在涂,雄鸡惮为牺。 膏火忌自煎,斯言诚可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园:园子的中央。
  • (xī):小路。
  • 凝霜:结霜。
  • 零落:凋零。
  • 销铄:消逝,衰减。
  • 穷达:贫穷和显达。
  • 便嬛(pián xuān):轻盈美好的样子,这里指行走的姿态。
  • 夸名:虚名。
  • 怨毒:怨恨。
  • 灵龟:有灵性的龟,古代常用来占卜。
  • (dàn):害怕。
  • :祭祀用的牲畜。
  • 膏火:灯火,比喻辛勤工作。
  • 自煎:自找苦吃。

翻译

在园子的中央种下桃树和李树,它们无需言语,自然会吸引人们踏出小路。当严霜覆盖了原野,花朵凋零,它们又该何去何从?青春年华终将逝去,贫穷或显达都只是一时的境遇。那些行走姿态轻盈美好的人,在路途中俯仰间便闪耀着荣光。虚名又何足依靠,怨恨常常带来痛苦。灵性的龟在泥泞中欢快,雄鸡却害怕成为祭品。灯火忌讳自己燃烧自己,这样的话语实在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园中桃李、凝霜原野等自然景象,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诗中“不言下成蹊”寓意着自然之美无需言语自能吸引人,而“凝霜被原野,零落愁安归”则表达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无常。后文通过对“盛年有销铄”、“夸名何足赖”等句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虚名无益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王廷陈

明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