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曹仲礼四首
泠泠山下涧,童童山上松。
粼粼涧中石,瑟瑟松上风。
波逝石不俱,飙奔松莫从。
物理相倚藉,动息难可同。
与君游宛雒,矫若双飞龙。
中道怅相失,末路欣此逢。
既逢不须臾,去复当严冬。
霜霰集衡轭,虎豹啼林丛。
子其慎桑榆,劳谦以令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声清脆。
- 童童: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粼粼:形容水清澈。
- 瑟瑟:形容风声。
- 波逝:波浪流逝。
- 飙奔:形容风速极快。
- 物理:事物的道理。
- 动息:动静,指事物的变化。
- 宛雒: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 矫若双飞龙:形容两人行动矫健,如同飞龙。
- 中道:中途。
- 末路:最后的阶段。
- 霜霰(shuāng xiàn):霜和冰雹。
- 衡轭(héng è):古代车辕前端的横木。
- 桑榆:比喻晚年。
- 劳谦:勤劳而谦虚。
- 令终:美好的结局。
翻译
山下的溪水声清脆,山上的松树茂盛。 涧中的石头清澈可见,松树上的风声瑟瑟。 波浪流逝而石头不动,风速极快而松树无法随之。 事物的道理相互依存,动静难以相同。 与你一同游历宛雒之地,行动矫健如同飞龙。 中途我们遗憾地分开,最后阶段却欣喜地重逢。 重逢之后不久又要分别,此时已是严冬。 霜和冰雹聚集在车辕上,虎豹在林中嘶吼。 你要谨慎对待晚年,勤劳而谦虚以期美好结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涧、松树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重逢的喜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矫若双飞龙”形容两人行动矫健,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物理相倚藉,动息难可同”,体现了作者对事物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王廷陈的诗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