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称
直木忌先伐,甘井忌先竭。 何为抱区区,昭如揭日月。 至人善闭关,埋照慎不发。 入兽不乱群,虚舟任超越。 襄壄迷帝轩,汾阳枉尧辙。 栖心玄灵台,可与人世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木:挺直的树木。
  • :忌讳,担心。
  • 先伐:首先被砍伐。
  • 甘井:甜美的井水。
  • 先竭:首先干涸。
  • 抱区区:怀抱着微小的事物或情感。
  • 昭如揭日月:比喻非常明显,如同揭开日月一样。
  • 至人:至高无上的人,指道德或智慧极高的人。
  • 闭关:闭门不出,比喻隐居或自守。
  • 埋照:隐藏光芒。
  • 慎不发:谨慎不轻易显露。
  • 入兽不乱群:即使进入兽群也不会扰乱它们。
  • 虚舟:空船,比喻心无挂碍。
  • 任超越:任由超越,不受拘束。
  • 襄壄:地名,此处可能指古代的襄国。
  • 迷帝轩:迷失了帝王的轨迹。
  • 汾阳:地名,此处可能指古代的汾阳。
  • 枉尧辙:枉费了尧的足迹。
  • 栖心:寄托心灵。
  • 玄灵台:深奥的精神境界。
  • 人世绝:与尘世隔绝。

翻译

挺直的树木担心首先被砍伐,甜美的井水担心首先干涸。 为何要怀抱着微小的情感,这些情感如同揭开日月一样明显。 至高无上的人善于闭门不出,隐藏自己的光芒,谨慎不轻易显露。 即使进入兽群也不会扰乱它们,心无挂碍,任由超越。 迷失了帝王的轨迹,枉费了尧的足迹。 寄托心灵于深奥的精神境界,可以与尘世隔绝。

赏析

这首诗通过直木和甘井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显露才华和情感的谨慎态度。诗人认为,至高无上的人应该隐藏自己的光芒,不轻易显露,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超然。诗中“入兽不乱群,虚舟任超越”展现了诗人对于不受外界干扰、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寄托心灵于深奥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与尘世隔绝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