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北溪

伏枕沙村百兴赊,更逢秋色思无涯。 风悲平楚时时籁,日散遥山片片霞。 正羡高空抟羽翮,翻伤重露折蒹葭。 多君赠我相思句,矫首鳣堂苜蓿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枕:躺卧在枕头上。
  • 百兴赊:百感交集,心情复杂。
  • 平楚:平野。
  • 时时籁:时时传来的自然声音。
  • 抟羽翮:振翅高飞。
  • 翻伤:反而感到悲伤。
  • 重露:浓重的露水。
  • 蒹葭:芦苇。
  • 鳣堂:古代学堂的美称。
  • 苜蓿花: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清贫的生活。

翻译

躺卧在沙村的枕头上,百感交集,更因秋色而思绪无边。 风在平野上悲鸣,时时传来自然的声音,日落时分,遥远的山峦被片片霞光覆盖。 正当羡慕高空中的鸟儿振翅高飞,却反而感到悲伤,因为浓重的露水折断了芦苇。 多谢你赠我充满相思的诗句,我矫首望向学堂,那里有象征清贫的苜蓿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沙村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通过“风悲平楚时时籁,日散遥山片片霞”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凄美与辽阔。诗中“正羡高空抟羽翮,翻伤重露折蒹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结尾的“多君赠我相思句,矫首鳣堂苜蓿花”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清贫生活的感慨。

王天性

王天性,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