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妙音尼本白下歌姬,新披剃于阳羡山中

散朗万情回不群,翠鬟判得一緺云。 钗钿脱奉旃檀座,纨绮裁装贝叶文。 茗碗近添禅悦味,舞衫新换戒香熏。 潮音梵唱声清妙,旧曲如今不耐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散朗:形容女子风姿散淡、朗逸。
  • 万情:指各种情感。
  • 翠鬟:指女子的发髻,这里形容其美丽。
  • 判得:舍得,愿意。
  • 一緺云:一束云,形容发髻如云。
  • 钗钿:女子头上的饰物。
  • 脱奉:脱下供奉。
  • 旃檀:檀香,这里指佛像或佛座。
  • 纨绮:华丽的丝织品。
  • 贝叶文:指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
  • 茗碗:茶碗。
  • 禅悦:禅定中的喜悦。
  • 舞衫:舞衣。
  • 戒香:指持戒的功德,这里指用香熏过的衣服。
  • 潮音:潮水般的声音,这里指诵经声。
  • 梵唱:诵经声。
  • 旧曲:指过去所唱的歌曲。

翻译

她风姿散淡,情感万千,与众不同,美丽的翠鬟舍得换作一束云。 将头上的钗钿脱下供奉于佛座,用华丽的丝织品裁剪成佛经。 茶碗中近来增添了禅定的喜悦之味,舞衣也新换成了被戒香熏过的。 潮水般的诵经声清妙动听,旧日的歌曲如今已不再耐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歌姬出家后的生活转变,通过对比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展现了她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投入。诗中运用了许多与佛教相关的意象,如“旃檀座”、“贝叶文”、“禅悦”、“戒香”等,表达了她在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同时,通过“旧曲如今不耐闻”一句,暗示了她对过去生活的彻底放下,以及对新生活的坚定与喜悦。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