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宿云台

· 王称
一径缘萝到上方,宿云台阁树苍苍。 凭虚目送秋鸿远,向夕窗涵海雨凉。 童子见人能下拜,老僧出定自焚香。 近来性癖耽禅悦,长向空门礼法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云台:地名,位于山上,可能为僧人修行之处。
  • :藤萝,一种攀缘植物。
  • 上方:高处,这里指山顶。
  • 凭虚:凭空,无所依托。
  • 秋鸿:秋天的雁群。
  • 向夕:傍晚。
  • :包含,这里指窗户似乎能包含海雨的凉意。
  • 禅悦:禅定的喜悦,指通过禅修获得的内心平静和愉悦。
  • 空门:佛教的别称,因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空,故称。
  • 法王: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翻译

沿着藤萝覆盖的小径,我到达了山顶的宿云台,四周的树木郁郁葱葱。我无所依托地目送着秋天的雁群飞向远方,傍晚时分,窗户似乎能包含海雨带来的凉意。童子见到人便能恭敬地下拜,老僧从禅定中醒来,自然地开始焚香。近来我的性格越发偏好禅修的喜悦,常常在佛门中向法王礼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登上宿云台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诗中“凭虚目送秋鸿远”一句,既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又暗含了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向夕窗涵海雨凉”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窗户赋予了生命,仿佛它能感受到海雨的凉意,进而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热爱和虔诚,展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