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

诗译 [ ] 弘历

是诗必是诗,谓之工刻舟。 是诗非是诗,谓之尚谬悠。 君看三百篇,一言可蔽不。 苏李道义气,渊明乐隐幽。 庾谢出清新,讵脱风人流。 三唐多作家,巨擘屈指周。 信哉李之放,岂如杜之愁。 四朝间有人,起衰未

杂兴四首寄芳洲 其四 [ ] 吴存

尘网栖栖三十秋,青春背我已堪羞。 书留后世扬雄赏,诗带前生杜甫愁。 隐去只须名谩记,病来方始悟浮休。 明年定买舟如叶,小住东风杜若洲。

集苏轼诗联 [ ] 岑雨岩

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定合爱陶潜。

陶渊明传 [ 南北朝]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病中无聊忽徐渊子送酒 [ ] 丁世昌

丹桂传香后,黄花著蕊时。 老怀期欲赏,病足瘦难移。 静对陶潜径,长吟杜甫诗。 白衣人忽至,把酒慰愁眉。

南明轩为指南宗上人赋 [ ] 凌云翰

山对南明景益奇,轩因高敞望偏宜。 倚窗好寄陶潜傲,留客须吟杜甫诗。 陇月更圆谁共宿,碧云暮合尔同思。 如何又向东林去,漏刻连花礼六时。

三隐逸诗 其三 其三 陶渊明 [ ] 孙一元

渊明豪杰人,出处亦有道。 昔读荆轲诗,仿佛见怀抱。 晋室渐陵夷,一官非所好。 刘裕乃何人,天意亦草草。 归来卧浔阳,甲子纪年号。 酒乃寓真情,菊也见孤操。

录寄新诗呈冲霄 [ ] 耶律楚材

冲霄酷爱玉泉诗,愧我年来无好辞。 录寄新诗三十首,莫教俗子等闲知。

和陶渊明饮酒诗 [ ] 滕岑

古人不可见,滔滔天下是。 渊明舍之归,惜此三径毁。 樽中幸有酒,饮事付自尔。 我观饮酒诗,信矣质而绮。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 [ ] 陈渊

二妙胸中万顷宽,诗成千字海涛翻。 已能共入渊骞室,自是同登李杜坛。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 [ ] 黄省曾

陶公卧柴桑,人谓隐者流。 尚友予品之,乃是夔龙俦。 生也逢不辰,版筑谢形求。 紫凤虽衔书,岂与燕雀游。 出处镜宣尼,圣矩自昭由。 洁身远氛世,匪曰斗酒谋。 长抱无风云,梁甫写悲讴。 虽云死饥饿,孔乐亦

读陶诗 其一 [ ] 赵崇嶓

端居洗尘虑,细读渊明诗。 畴昔慕此翁,寤寐忘调饥。 此翁非诗人,而有天然姿。 纷纷世事中,采采黄菊枝。 此语人共赏,此意畴复知。 知即翁之徒,高风接皇羲。

拨不断 [ ] 马致远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 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杂诗四首 [ ] 宋湘

阅世四十年,忽忽叹无成。 人苦不自知,百感戕其生。 陶潜犹乞食,杜甫尚依人。 吟诗岂在好,得酒还独倾。 公卿闻羡人,我何羡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