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草部 · 白鲜 [ ] 无名氏

味苦寒。 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生川谷。 《名医》曰:生上谷及冤句,四月五月,采根阴干。 案陶宏景云:俗呼为白羊鲜,气息正似羊膻或名白膻。

谢江右陈医昭送五品妙丹 [ ] 湛若水

禺山过我坭丸子,分惠医身五品丹。 我有医心丹未试,凭君传播到人寰。

病中除夕 其四 [ ] 方孝孺

良医难治病,学道不能行。 疟疾何须患,吾心病未轻。

赠思隐传医士 [ ] 皇甫汸

投隐藉医方,逃名惠岭阳。 书探五色秘,药售万金良。 多病时从问,高情久不忘。 柴车东市里,谁识有韩康。

难经 · 论穴道 · 六十七难 [ 三国] 无名氏

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 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说书 [ ] 柳宗元

见与董生论《周易》九六义,取老而变,以为毕中和承一行僧得此说,异孔颖达《疏》,而以为新奇。彼毕子、董子,何肤末于学而遽云云也?都不知一行僧承韩氏、孔氏说,而果以为新奇,不亦可笑矣哉! 韩氏注:「《乾

说医一首赠张陟庵孝廉(甲申) [ ] 陈沆

君是医中良,请为君说医。 元气是大药,草木何能为。 民病有万种,可以一理推。 内伤与外感,宽猛慎所施。 治内如治民,调和使之宜。 治外如治盗,一发病若遗。 养正邪自息,在防不在追。 拙工好速效,去疾惟

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木部 · 五加皮 [ ] 无名氏

味辛温。 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疸创阴蚀。一名豺漆。 《名医》曰:一名豺节,生汉中及冤句,五月十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 案《大观本草》,引东华真人煮石经云:舜常登苍梧山曰,厥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别论 [ ] 无名氏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离合论 [ ] 无名氏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大医精诚 [ ] 孙思邈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

海天春晓十首 [ ] 陈繗

特颁鸾诰到天涯,带得春阳着物华。 曲径暖风医病草,满林香雨吐奇花。 七洲波静鳌山耸,五指天开鸟道斜。 榆柳阴中烟雾曙,数声鸡犬野人家。

张小浦中丞罢官西归,行次玉山,寄此奉怀 其一 [ ] 刘绎

星轺再莅任封疆,状貌谁人识子房。 久拟文衡符士论,况兼武事历戎行。 九旬矢石围中出,五载幨帷去后望。 闻说神明同奉若,张泾阳继许旌阳①。

军行 [ ] 严粲

野人自说老为农,旧识戎装纸画中。 近日军行浑见惯,儿童嬉戏学刀弓。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 ] 林希逸

君住壶山参请遍,樗翁却似岭松孤。 学如禅派求沩仰,师比医宗要扁俞。 到此几尝名谱荔,归欤独忆故家鲈。 我惭九曲身遥领,空诵仙经说黍珠。